首页 > 时政 > 特别策划 正文

【高质量发展这五年】钢铁动脉为美丽新宁夏建设注入新动能

稿件来源:《共产党人》2025年第21期 作者:马晓东 发布时间: 2025-11-03 | 打印 | 字号:TT

  铁路作为国家战略性、先导性、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,数字化、智慧化建设已成趋势,在新质生产力赛道上占据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中国铁路锚定国家战略,深耕科技创新,践行绿色理念,聚焦民生需求,实现了网络布局、技术实力、发展模式、服务效能的全方位跃升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
  战略引领与规划先行同步,构筑系统发展蓝图。我国以“八纵八横”高铁主框架为核心,实施精准化网络布局,新增高铁营业里程1万公里,19个主要城市群全部实现高铁连通。当前,宁夏境内高铁里程463公里,全面融入国家“八纵八横”高铁客运大通道。包银高铁惠农至银川段已顺利通车,全线通车后包头至银川最快通行时间将缩短至3小时内。包兰铁路银川至中卫段、宝中铁路安国镇至中卫段扩能改造工程稳步推进,未来银川至固原动车通行时间缩短至3小时左右,将实现“五市同城化”。

  科技自立自强与创新驱动结合,激活核心领跑动能。我国铁路科技创新按下“快进键”:CR450动车组样车成功发布,试验时速达450公里,运营时速400公里,在运行阻力、减重等关键指标上实现国际领先;复兴号动车组不仅覆盖31个省份,更以84%的中国标准占比成为自主创新标杆。宁夏聚焦能源通道建设与服务模式创新,推进总投资超18亿元的宁东铁路电气化改造,改造后运力将提升10%。银川车站构建精准营销数据库,通过17个网格化营销单元动态掌握需求,创新推出“123456”基本服务法,以数字化手段大幅提升服务响应效率。

  统筹发展与绿色转型共进,夯实可持续发展根基。我国铁路建设坚持生态优先,打造绿色发展样本。包神铁路“新能源+重载铁路”项目投运,建成年运量超4亿吨的能源通道,通过风光储一体化智能供电系统,实现了从化石能源向绿色电力的转型。宁夏以能源通道革新为抓手推动绿色转型,宁东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后碳排放量减少60%。针对穿越自然保护区路段采用“人防+技防”管控模式,设置生态监测点位与智能预警系统,实现施工全程生态监控,确保生态保护与工程推进协同,为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“铁动力”。

  民生导向与效能升级并行,彰显发展根本价值。我国铁路客运服务持续提质,时速350公里高铁开通近7000公里,动车组日均发送旅客近1000万人次,占铁路旅客总量的八成,“坐着高铁看中国”成为百姓生活新常态。银川车站全方位、全渠道开展“银发关爱服务”,带动“宁夏·秋意六盘 寻味固原”旅游线路入选文化和旅游部“人间有味 自在乡村”精品线路。发挥“产业+旅游”双轮驱动作用,铁路部门打造的“旅游+冷凉蔬菜”帮扶项目,让固原地区蔬菜热销20多个城市及粤港澳大湾区,持续带动农民增收。通过帮扶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与官厅镇薛庄村抱团发展,打造文旅项目,让乡景变“钱”景,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,将交通优势转化为民生福祉。

  (作者单位: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)

  责任编辑:谢斌


>>><<<
【作者】:马晓东
【来源】:《共产党人》2025年第21期